当前位置: 首页->《宰执天下》->正文

第二卷 六二之卷——河湟开边 第17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

    “几个表弟?”韩冈诧异的问着,“四姨不是就生了一个?”

    “你四姨是续弦,你姨父原配还生了几个。”韩千六为儿子解惑,他今天没去普修寺,正好留在家中。

    “那些个哪算!?”韩冈嗤笑了一声,连二姨家的两个儿子他都不想认他们当亲戚,何况这种八杆子打不着的?

    韩阿李不耐烦道:“不管算不算,你舅舅被人打了,你这个做外甥的就在旁边干看着?”

    “娘说哪儿的话,此事孩儿怎会放手不理?不过这是什么时候的事?为的什么缘故?舅舅的伤势究竟如何?要不要紧?带信的人呢?他在哪里?”被老娘催逼着,韩冈不敢敷衍,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问出口。凡事都要先了解才好说话,不明不白的被打了,也不知对错在哪边,怎么都扯不清的。

    韩阿李则一摊手:“带信回来的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,送了信就走了,也没留个地址,不知现在人在哪里。”

    韩冈眉头蹙起,这叫什么事?!自家老娘是精明人,该问的不会不问,但她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肯定是传话人的问题。真不知舅舅那边怎么挑的带信的人。

    不过事情的起因、过程,对如今通行于世的律法来说,并不重要。虽然韩冈的四姨只是续弦,但这亲戚就是亲戚,从法理上说,韩冈四姨父原配的儿子,的确是韩冈的表弟,也即是韩冈舅舅的外甥。晚辈殴打长辈,在后世会被人指责,但在此时,却是个天大的罪名。

    “皇宋是以孝义治天下,最重孝道,外甥殴伤舅父,这罪名可不轻。”

    韩冈回想着疏律上的文字,十恶不赦的大罪中,排第四的恶逆一条,就说得是晚辈殴伤长辈,当是斩首,而且不必等待秋决,也不要指望有大赦。但里面的长辈主要是本家的父母、祖父母、叔伯兄长之类的,而提到外家,只有殴伤外祖父母算在里面。殴打舅舅应该无法归入恶逆,但从这一条推算下来,罪名应该不会轻。

    “那好!三哥你去凤翔走一趟,不让冯家分说个明白,这事就不算完!”韩阿李一拍桌子,比起上阵前的大将还要有气魄,“让他们也知道,我老李家也不是好招惹的!”

    “但传话的只说是舅舅被打,没说被打伤,程度上就差了许多。若只是一拳、一掌,却不好定案。”韩冈一听说要自己跑腿,便又改口推托着,他对这等家务小事都没什么兴趣。一直以来他对上的都是能让他家破人亡的主,从一开始的黄德用、陈举,到了后来的李师中、窦舜卿、向宝,很快又将迎来鼎鼎大名的郭太尉。区区一个冯家,值得他去跑腿?

    何况还有李信这个做儿子的在,“先让表哥去。哪有儿子不出头,外甥先出头的?去天兴县衙也好,或是凤翔府衙也好,直接去告官,把那几个混帐东西都置之于法也就是了。”说了两句,韩冈又奇怪起来,“怎么不去找表哥,反倒找到咱们家了?”

    韩千六道:“报信的说找信哥儿不方便,只能来咱们家。”

    “表哥现在在张老钤辖帐下,天天在衙门里面。传信的也许不知道。孩儿现在就让小六去找表哥,这事肯定得先跟他说。”韩冈借着找李小六的名义,丢下一句,就往外走。

    走在院中,韩冈心中还在想着这件事。自家舅舅是个都头,虽然不是官,但从韩冈他外公时起,李家就在凤翔军中任职,人脉广得很。而冯家,韩冈只听说是个豪富,至于其他就什么也不清楚了。两家斗起来,韩冈说不清谁高谁低,但从自己舅家请人来送信,而不能在凤翔府自行解决,应该是落了下风。

    说起来自己做官半年多了,自家老娘托人带去凤翔的信也有五六次,但始终没个回话,现在有了消息,却说是舅舅给冯家的儿子打伤了。如果舅舅是跟李信一个性子的话,不是大事不可能跟人起冲突。也许是四姨或是冯从义的嫡亲表弟,在冯家受了什么委屈,所以舅舅出头会打抱不平,接着就被人打了。

    李信从韩冈这里得到消息,当天就跟告了假,连夜往凤翔府赶去。李信现在虽无官身,但他是秦凤钤辖张守约身边的得力之人,又是他韩冈的表哥——时至今日,韩冈这个名字至少是名震秦凤,而凤翔府就在秦凤路左近,怎么想自己都该有点名气,凤翔府衙应当给点面子。

    而且不管舅舅究竟是因为什么理由跟冯家起了冲突,既然冯家的几个小子动了手,那就是违反了孝道,都是自家占理。

    李信走后,虽然自家娘亲还在耿耿于怀,但韩冈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。一方面是没兴趣,另一方面,就在第二天,一件盼望已久的消息终于降临。

    “信都白写了,白忙活了那么久!”王厚拿着刚刚到手的有着天子签押、中书副署的诏令,听他说的话的确是在抱怨着,但看他脸上的笑意,却是口是心非。

    王韶和高遵裕的心情也是明显的好转,虽然写的一堆书信都要成了废纸,但他们仍然心情愉快。

    就在王厚手上的这份诏令,是给予古渭大捷的功臣们的最好的赏赐——朝中终于下令,设立秦凤缘边安抚司衙门,以古渭寨为治所,管理秦凤路缘边地区的一应事务。

    王韶为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司,兼营田市易;而高遵裕是同管勾安抚司,兼营田市易;至于韩冈,则是管勾缘边安抚司机宜等事,王厚与韩冈差遣相同,不过跟高遵裕一样,前面也加了个同——同管勾缘边安抚司机宜等事——这代表了两人之间的排名关系。

    虽然这一个秦凤路缘边安抚司,仅仅是附属于秦凤路下的分支机构,可这个衙门却是给了王韶半**的财权、军权和人事权。而且治所放在古渭寨,明显的就是给日后古渭建军做铺垫。

    大宋四百军州,两千县治,其中的编制、区划经常变动,有的地方县升军、军降县,来来回回都七八次了,什么事都没有,就是公文上改来改去,让人觉得麻烦。

    但古渭却是个特例,位置也好,历史也好,人情也好,都已经不同于汉晋隋唐。简单的区划改变,牵扯到的变数太多。刚刚修筑好寨子的时候,朝中曾经有过复古渭州的动议。但为了不让附近的蕃部疑惧,朝廷最终还是决定只立寨堡,不设军州。

    而现在朝廷终于有了在古渭寨建军的意向。第一个要感谢有个好大喜功、喜欢开疆辟土的天子,第二个,就是连续两次大捷的功劳,让朝廷的重臣们看到,至少大宋的权威在古渭一带能通行无碍,有着良好的根基。

    拿到这份诏令,王韶自此就有了缘边安抚使的头衔,高遵裕职位与他相同,只是略低半级。而机宜的头衔,现在落到了韩冈的头上,虽然远远比不上秦凤路机宜文字,但‘管勾缘边安抚司机宜等事’,至少可以简称为机宜,而不是抚勾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参赞军务的权利,让韩冈终于可以跟勾当公事厅里的繁琐公务——虽然很清闲——说再见了。不过韩冈的另一个差遣——兼理秦凤伤病事,却没有被削去,依然如故。

    另外,赵隆、王舜臣和杨英三人得任缘边安抚司准备差事,虽然王舜臣和杨英现在应该才到京中,还没有正式在三班院挂名,但他们的差遣还是照样颁下来。也不知中书和三班院之间的交流上是不是出了岔子,不过不同部门之间由于交流不畅,搞出了扯淡的笑话,也是常有的事就是了。

    “这些都是差遣上的调动,不知古渭大捷的封赏什么时候能到?”高遵裕有些迫不及待,前次受赏,是因为跟他八杆子打不着的托硕大捷,沾了点光,将食邑增加了一点,而且还是虚的,并没有实封。但今次古渭大捷可不一样,他可是全程参与的,又在战时,站在了古渭寨这个前线上,功劳、苦劳都不缺,以天子会军功的慷慨,肯定不会差到哪里。

    王韶想了想:“大概中使还在路上,大队人马走的总不会有铺递快,不出意外的话,十天半个月之内就该来了。”

    遣使赐诏是特例,正常情况,就是直接通过驿传把诏书送过来。但古渭大捷也算是特例,比起托硕大捷还要辉煌,托硕大捷能遣使,这一次,多半也会派个天使来传诏。

    高遵裕突然叹起来,“如果来的不是郭逵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如果秦州知州还是李师中,王韶担任缘边安抚使后,完全可以跟他在西面的军务上对着干,毫不理会秦州的命令,他已经有了这个权力,而李师中却没有压倒权限的实力。但郭逵完全不同,他在军中的地位、威望和功绩,窦舜卿、李师中之辈都望尘莫及,李师中在秦凤路上说句话,凤州、陇州的知州可以当他是放屁,但郭逵说一句,他们却不敢不重视,

    “如果来得不是郭逵就好了。”王厚也跟着叹着,说了同一句话。

    韩冈却为郭逵说话:“这话等郭逵到了再说,先要听其言,观其行。至于是不是阻碍,现在没必要想太多”

    “即便郭逵与我为敌,我们这边也有天子在……还有王介甫!”王韶沉声说道,充满了自信。

    秦凤路缘边安抚司的设立,以及王韶、高遵裕所得到的新差遣,让秦州官场上的风向更加偏往开拓河湟一边。天子和朝廷用着再明显不过的态度表示了对王韶的支持,即便再没有眼色的官员,也知道现在不是跟王韶他们过不去的时候。

    除了大获全胜的王韶、高遵裕,竭心尽力的韩冈理所当然也是一个赢家。管勾缘边安抚司机宜等事,比起勾当公事肯定是高上一级,而且可以名正言顺的参与开边事务,而不是盯着勾当公事的职衔,做着不该属于自己的事情。

    另外依照高遵裕的说法,如果拓边河湟进展顺利,将河州等地收归朝廷,古渭不但可以升军改州,连以古渭为核心,在秦凤路以西再设立一个经略安抚使路都是有可能的。

    秦凤、鄜延、环庆、泾原这边境四路,地盘都不大,这是为了方便对路中军队进行指挥调度,敌军来袭时,也能及时作出应对。而在这四路中,秦凤路的辖区是最大的一个,秦州城距离渭源堡已经超过三百里,再向西扩张,就很难对边境军情作出适时恰当的处置,必然要将之分割。

    若是高遵裕所言成真,那么等新路设立,韩冈若那时还在河湟之地,王韶在秦凤担任过的职位,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。

    韩冈身份的变化,使得尚未定亲的他更加炙手可热。每日韩家的门槛几乎踏破,都是上门来做媒。不过当王韶亲自登门后,这些事也就无影无踪了——在忙碌了许久之后,王韶终于想起了韩冈的终身大事。他算是媒人,将他原配的侄女许给了韩冈,这件亲事一成,韩冈跟王家就成了姻亲。

    在婚姻大事之中,韩冈是当事人,但纳彩,征期等婚前礼节之事,完全由王韶这个媒人负责,韩冈一切不问。连他未来的夫人唤作什么名字都不清楚,现在也只知道在杨家排二十六,来往书信都只说二十六娘——按照礼制,女方的闺名向不外露,只有小名和排行让人称呼。也只有问名之后,交换了婚贴,才会知道到底叫什么。

    个人的事,韩冈很快就放到一边。他现在白天跟着王韶一起做着安抚司的筹备工作,有些忙碌,不过回到家中,有严肃心曲意奉承,夜里则过得舒心畅意。

    打仗拼得是兵钱粮三项。钱粮一事,王韶在担任缘边安抚使之后,手上少不了会有专门的拨款,而不是像过去那样,事事都要跟经略司打饥荒。剩下的兵,在王韶接下来统领的辖区中,有着五六千汉军,而他能动用的蕃军更是一倍有余。只是指挥兵卒的将领,却让人颇费思量。

    王韶和韩冈都是文官,指挥经验虽然各自或多或少都有一点,但他们不可能直接领军上阵。而高遵裕虽为武职,但实际上也是不可能提弓跨刀出阵。他们需要一个能上阵杀敌的古渭寨主,能代替得了刚刚升任秦凤兵马都监的刘昌祚。

    “刘昌祚在古渭节制得当,让士卒能效死命,他这一走,古渭寨的事就让人头疼了,”王韶还没有搬离机宜官厅,镇日都在做着最后的筹备工作,他对高遵裕和韩冈说道:“秦凤路中,能在资历和能力这两项上与他相提并论的,屈指可数。”

    韩冈附和着王韶的想法,“有能力的就那么几个,哪个都掉不过来。这边赵隆、王舜臣能力不差,就是年轻一点,担任寨主也不够资格。这事的确不好办!”

    刘昌祚作为西路都巡检,镇守在古渭寨,有着不短的时间。如今他跳过排在他前面的一众秦凤路的将领,接任张守约的兵马都监一职,他接下来的镇守地,不会是古渭寨,而将是甘谷城。少了刘昌祚这名悍将,古渭寨驻军的战斗力免不了要大打折扣。

    高遵裕则从文案中抬起头来,道:“刘昌祚才能虽不差,可关西这么大,本路找不到能替代他的,外路难道没有。鄜延正要谋取横山就不说了,环庆的苗授、刘舜卿,泾原的姚兕、姚麟,哪个也不输他。”

    韩冈总觉得高遵裕对刘昌祚好像有些反感,不知这是不是自己的错觉。但从情理上说,高遵裕的确有不喜刘昌祚的理由。作为西路都巡检兼古渭寨主,刘昌祚早前对河湟开边之事支持得太少,除了攻打托硕部时,他暗中帮着王韶来回联络各家蕃部,让王韶一战得胜,但高遵裕来秦州之后,他却完全没有亲附的意思。

    而且如果没有刘昌祚的话,以高遵裕的閣门通事舍人的本官,接手都监一职是绰绰有余,就是担任钤辖都是够资格的。钤辖,但刘昌祚占去了兵马都监一职,让高遵裕看不顺眼也不足为奇。

    说起来,依照编制,一经略安抚使路,应有都总管、副都总管各一人,钤辖二人,都监四人,但这是全路的高级将领数目。秦凤路共有五州一军,治所位于秦州内的钤辖和都监,如今都只有一个编制。高遵裕想要一个能名正言顺在秦州领军的差遣,也就两个位置可以争。

    韩冈不知高遵裕是不是因为没能从刘昌祚嘴里将都监的肥肉抢下来,但他对接任古渭寨主的人选,也有自己的想法:“从外路调人总不如自己身边熟悉的。不知傅勍此人如何?”

    “傅勍?”王厚登时叫起:“那个醉鬼?”

    王韶和高遵裕也不禁摇头,虽然傅勍在前面对付窦舜卿时曾经帮了个大忙,但他酗酒的毛病不改,谁也不敢用他。

    “安抚使司安在古渭,傅勍只是带兵而已。他早年曾与刘昌祚并称,只是好酒误事,才久不迁调。现在有两位安抚在旁盯着,谅他也喝不出事来。傅勍在秦凤年久,人头熟,故事也熟,未必没有用处。而且他认真办事自然最好,但如果不理事,其他人也就有机会多历练一下了。”韩冈向外瞥了一眼,若是傅勍天天醉酒,王舜臣、赵隆他们就有机会趁势而起,多了许多历练的机会。

    “傅勍还是小使臣吧?”高遵裕想了想又说道。

    “以傅勍现在的官职,担任古渭寨寨主的确有些勉强,但他的资历足够了,加个权字就可以,权知古渭寨。”韩冈力挺着傅勍,他看得出来高遵裕已经动了心。

    王韶他对傅勍实在不看好,不过韩冈的说法也有几分道理,心中犹豫着,一时难以决断:“这事再考虑一下,不用急着下决断,还有一点时间。”

    王韶既然不想就此决定,韩冈自是不便再说,换过话题,他问道:“既然缘边安抚司已经设立,屯田市易的事就不能再拖了。不知给缘边安抚司的钱粮什么时候能给拨下来?”

    “十天半个月内就该有消息了。”王韶屈指算了一下,“六月夏税已经在收,便民贷款的利息也在收着,转运司手上有钱,不至于拖延时间。”

    高遵裕丢下手中帐册,靠上交椅的椅背:“韩子华在京兆日日观兵,又提拔种谔掌事。眼见着最近就要继续向横山深处攻去,天子和政事堂的心思接下来也许就都要放在鄜延那一边了。”

    “横山再紧要也不能夺占河湟的钱粮,天子都在看着,转运司当是不敢拖欠我们的帐。”韩冈说着,“不过两百份度牒到现在都还砸在手里,我们得给招募来屯田的弓箭手发耕牛、种粮,这些度牒不换成钱粮,根本排不上用场。”

    王厚被韩冈一句话点心头火起,这些废纸还是他带回来的。他发作道:“真想把这些破纸抵给质库去,换回的钱钞说不定还比卖的多上一点!”

    王韶、高遵裕摇头失笑,做和尚的把自己的度牒压给质库,这事时有发生,可哪家质库也不可能一下吃下三百份度牒,就是让几家质库联手吞下都不会干,三百份这个数量会让他们把本都亏光的。但韩冈眼睛一亮,王厚的气话提醒了他,“不知能不能先用度牒在州里做抵押,换个五六万贯,等有了钱了再赎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州里怎么可能同意?”高遵裕道。

    “请中书下堂扎如何?反正秦州的常平仓里钱粮充足,便民贷款也只散出去一半,用度牒做抵押暂借一部分,再加上转运司拨下来的数,足以撑过今年了。就算州中不同意,也可以在转运司作抵押。只要走王相公的路,十一二天之内应该就能又回复,应该能赶在郭太尉之前。”

    王韶、高遵裕沉吟起来,而这时,一人自外匆匆走进院中,韩冈看过去,却是张守约身边的人。那人在门外通名后进来,对韩冈道:“钤辖请韩机宜过去一趟,说是凤翔府那边出事了。”

    韩冈一听,脸色瞬变,肯定是李信出了事。他连忙跟王韶、高遵裕告了罪,几句话说明了情况,跟着来人去见张守约。

    “玉昆,你家表兄在凤翔出了事。”甫一见面,张守约就开门见山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究竟出了何事?!”韩冈阴声问着。

    张守约回头看了下身边的一个军汉,那人上前一步,对韩冈道:“李二哥被关进凤翔府大狱里去了。”

    凤翔府旧名岐州,两个名字皆出自于凤鸣岐山这个典故,从周文王在岐山中听见凤凰清鸣,到此时已有三千年。而凤翔府历经变迁,却始终是关西重镇,在安史之乱中,凤翔还被定为大唐西京,唐肃宗也曾驻跸于此。

    而凤翔府也不愧是凤凰来翔之地,城中处处可见一株株高大的梧桐树。凤非梧桐不栖,非醴泉不饮,至高至洁。凤翔人就是取了此意,才在城中遍植梧桐。如今正是盛夏,郁郁葱葱的梧桐树,如一具具伞盖,为行人遮挡着炽烈的阳光,让城中处处得见荫凉。

    不过韩冈不是来凤翔府旅游寻古的,他前日在张守约处听说了李信也出了事,便向王韶告了假,连夜赶来凤翔府的府治天兴县。

    前几天,听说舅父被打的事情时,韩冈并没有放在心上,完全交给了李信去处理。本以为以李信的能力,能把这件事处理得妥妥贴贴。谁想到他会凤翔府后,竟然把事情闹得大了——虽然这也没什么,韩冈一向喜欢把事情往大里闹,但这么做的前提是必须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,可不是把自家送进大狱。

    对于自家表兄,韩冈很是看重,以李信的才能,如果机缘到了的话,日后必然能在军中大放光彩,能成为自己的得力臂助。韩冈不可能坐视他在狱中受苦。

    从跟着李信去凤翔的军汉嘴里,韩冈了解了事情的大概。他的四姨已经在去年年初的时候病逝,而他的四姨父早就是因为风疾瘫痪在床多年,上个月也过世了。只是知道了这两点,下面的情节韩冈不用听人说,自己就能推断得出来。

    而那名军汉也证明了韩冈的推断,自韩冈的冯家姨夫瘫痪之后,几个原配所生的儿子便控制了冯家内外,等到四姨病死,韩冈的表弟冯从义便立刻被赶出了家门。而且他们做得最绝的就是买通了冯家的族人,将四姨的名字从族谱上划去,也就不再是明媒正娶的正妻,而成了妾室。

    对于此事,韩冈的舅舅本是不知,他四姨自出嫁后就跟家里联系很少,到了他外公过世后更是断了联络——说起来,韩冈四姨自己也是有问题,结了亲后,怎么能不与娘家多走动。弄得连死信都没有娘家人听说。若不是韩冈到舅舅听到自己的四妹夫过世的消息,在没接到丧贴的情况下,主动上门去拜祭,还不会知道此事。

    从这件事上看,韩冈的舅舅会跟冯家起冲突就不足为奇了。而且冯家在理亏的情况下,竟然敢将自家舅舅打伤,这肆无忌惮的胆子,还当真不小。而李信回到家中,看到老子身上裹着伤,就上门去冯家讨个说法,最后言语不合,李信把冯家的人一顿好打,韩冈的三个便宜表哥都挨了几下。打完人后,李信直接去县衙自首,后来就被押进了狱中

    韩冈从来都是他欺人,却忍不下被人欺。冯家将事情做得这么绝,他当然没有一笑了之的好脾气。区区一个豪强,就算有什么奢遮靠山,他也是半点不惧。若是不能让冯家受到应得的惩罚,就枉费了他将陈举灭门的时候,被人扣上的破家绝嗣的诨号。

    坐在长兴县衙前的茶馆中,韩冈从袖口里掏出一张名帖来,交给李小六。

    “小六,你去将这份拜帖送进县衙里,交给一位慕容主簿,就说同门末学韩冈,正在衙门外的茶馆中静候。”

    李小六不多问,接了拜帖就出去了。为了不引起他人注意,韩冈并没有穿着官袍,只套着见普通的士人襕衫。茶馆主人虽然对韩冈这个陌生脸孔很有兴趣,看着他骑过来的马匹也是难得的神骏,但并不知道韩冈到身份,也只是多看了几眼,让小二将他点的清热凉汤送上去,并没有赶着上来谄媚。

    韩冈则是隔着窗棂望着县衙,看着李小六跟守门的衙役说了几句,就等在衙门外的影子下,等着里面传出话来。

    天兴主簿慕容武,是韩冈在张载门下的师兄,只是韩冈投师时,他就已经考中明经了。不过当两年前,张载受邀在武功县绿野亭讲学的时候,慕容武正好来探望过一次,跟师弟们也混了个脸熟。

    虽然此后并没有联系,但自从韩冈在去京城的时候,遇到了种师道,便着意要跟张载门下的其他弟子取得联系。只要人在关西,不论在哪路为官,韩冈现在都了解得很清楚。这么好的资源不利用,那实在是天大的浪费。

    今次韩冈来凤翔的第一目的是救李信出狱,在与舅父见面前,他便先打算见一见慕容鹉,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再问个清楚,最好能将李信保出来,一起回去见舅父。

    韩冈在茶馆中独坐,慢慢品着饮子,不过这家店里所卖的清热饮子的味道,与严素心比起来差了不少。只是韩冈不喜浪费,口中又干,便是坚持一口口的喝完。

    刚刚把小二唤来,给自己续了一杯,韩冈便远远的看见一名身穿青袍、留着一把长须的官员,在李小六的引路下,急匆匆往茶馆这里走来。

    韩冈放下茶盏,在茶馆主人和小二两对警惕白食客的眼神注视下,走到门前。

    “可是玉昆贤弟!”慕容武远远的叫着韩冈的字。

    韩冈则是深深一揖:“韩冈见过思文兄。”

    慕容武两步抢上前来,先回了一礼,直起腰后把定韩冈的手臂,笑容满面:“这年来,玉昆已是名震关西,连愚兄身在凤翔也是如雷贯耳。前些日子游景叔【游师雄】、薛景庸【薛昌朝】写信来,一齐提起了玉昆。都说如今先生门下,又多了一位少年贤才。”

    “诸位兄长谬赞了,韩冈愧不敢当。”

    韩冈与慕容武谦让着,一起走进茶馆中。本来还担心着韩冈是来吃白食的店主和小二,现在都换上了一幅笑模样,

    两人又谦让了一番后,方一齐坐下。等店家奉上最上等的茶汤,慕容武便问道:“玉昆此来凤翔,是不是为了令舅和令表兄之事?”

    对于慕容武类似于未卜先知一般的先见,韩冈毫不奇怪,自家舅父和表哥在吃亏的时候,不可能不把自己拉出来做大旗。不过他还是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,尽量捧得慕容武高兴一点,“思文兄果然才智过人,小弟还没说竟然已经猜到了!”

    慕容武果不其然,一下变得得意起来,笑着道:“令舅和令表兄都提到过玉昆你的身份,愚兄在这府城中还算是耳聪目明,此事很快传入愚兄耳中。听说了他们与玉昆你的关系,愚兄便跟管狱的孔目提过了,让他多看顾令表兄一点。”

    韩冈连忙避席,对着慕容鹉拱手道谢。

    慕容武则把韩冈拉回来,佯怒道:“玉昆你这说哪里的话,既然是份属同门,就没有坐看的道理。你再如此,愚兄可是要回去了。”

    韩冈也不当真,又好生谢了几句,才又坐下说话。

    韩冈对慕容武道:“今次小弟来凤翔,的确是听说了家表兄锒铛入狱,而匆忙赶来。家舅年事已高,却受辱于晚辈。家表兄一言不合,挥拳伤人,也是出于一片纯孝。现在家舅卧病在床,日日思子而不得,不知思文兄能否让小弟将家表兄保出来,以慰家舅念儿之心。”

    韩冈睁眼说着瞎话,慕容武则是一副唏嘘作态,为李信父子的不幸叹了几声,又道:“其实这倒不是问题。说实话,令舅在凤翔军中名气不小,玉昆你的外祖父亦是甚有声名,而令表兄又是在秦凤钤辖帐下行走,再加上玉昆你的名气,不看僧面看佛面,虽然府中的刘节推说是要打,府里的衙役都没敢下重手……”

    “请稍等,思文兄。”韩冈连忙把慕容武叫停,吃惊地问道:“这事怎么已经闹到府里去了,不是该由县中处置?”

    “冯家在县中闹过一次,由于令舅和令表兄皆不属长兴县管辖,县中不好处置,何知县就推到府中去了。不过玉昆你也不用担心,虽然令表兄的确出手伤人,但冯家的人都没有重伤,而且又是为父出头,谁也不会为难他。待会儿玉昆你和愚兄一起去府里,在陈通判、刘节推面前说上几好句,自然也就放人了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韩冈便又是连声道谢。

    慕容武则掀开杯盖,慢慢喝了一口茶汤,问道:“既然那两位真的是玉昆你的舅父和表兄,那冯德坤……”

    韩冈随即接口:“是小弟四姨之夫。”

    “玉昆,”慕容武神色郑重起来,放下茶盏,向韩冈说着,“据愚兄所知,令四姨初至冯家时,只说是妾室,虽然后来被扶正,但因为冯德坤风瘫之后,她不许原配所生的冯家三子拜见亲父,又被冯德坤找族中耆长为证,将其休了去,只是令四姨当夜就暴病而亡,所以丧葬时,还是按照妾室之礼。至于令四姨所生冯从义,因其母之事,与三位兄长不合,故而与去年便离家,至今未归。所以令舅和令表兄打上门来,冯家的人也觉得冤枉。”

    ‘这算什么?!’韩冈愣住了,怎么两边说得完全不一样,这算是罗生门吗?

上一页 《宰执天下》 下一页